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菩萨蛮·举头忽见衡阳雁

陈达叟 陈达叟〔宋代〕

举头忽见衡阳雁。千声万字情何限。叵而薄情夫。一行书也无。
泣归香阁恨。和泪掩红粉。待雁却回时。也无书寄伊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抬头忽然看见南飞的大雁,它们声声啼叫,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情意。可恨薄情的丈夫,却连行字也没有捎来。
哭泣着回到香阁里,气满腔的怨恨伴着泪水,把胭脂红粉都浸湿了。等到来年春天大雁北归的时候,我也没有书信捎给他。

注释
菩萨蛮:词牌名。原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。亦作“菩萨鬘”,又名“子夜歌”“重叠金”等。双调四十四字,以五七言组成。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衡阳雁:犹言南飞雁。雁是候鸟,秋来南飞,传说到衡阳为止,不飞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,故称。
万字:雁群飞行时常在天空中排列成“人”字或“一”字,称为雁字。
叵耐:不可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《尊前集》此词归于李白。从词的内容风格看,接近敦煌民间词,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。《草堂诗余》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,《历代诗余》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,皆误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蔡义江.唐宋词鉴赏课[M].杭州.浙江文艺出版社.2020.8-9

鉴赏

  词中的“衡阳雁”,即指南飞的大雁。雁作为候鸟,每逢秋季便向南迁徙,传说中它们飞到衡阳便止步,不会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继续南行。而“一行书”则源自雁足传书的典故,讲述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牧羊,汉昭帝派使者索回苏武,匈奴谎称苏武已逝。使者巧妙回应,提及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,雁足绑有书信,透露苏武所在,迫使单于释放苏武。又雁行排成“一”字,即一行书,这里语带双关,责怪丈夫人不如雁,雁有千声万字,他却一个字也不托飞雁捎来。

  此词以思妇的口吻述说:秋雁打从作客北地的丈夫那边飞来,因此见雁思人。但是,雁能传书,为何他不借大雁寄封书信?这岂不是太过薄情?于是,思妇心中不禁生出怨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陈达叟

陈达叟

陈达叟,宋末人。 2篇诗文  9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苏堤清明即事

吴惟信 吴惟信〔宋代〕

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六丑·蔷薇谢后作

周邦彦 周邦彦〔宋代〕

正单衣试酒,怅客里、光阴虚掷。愿春暂留,春归如过翼。一去无迹。为问花何在,夜来风雨,葬楚宫倾国。钗钿堕处遗香泽。乱点桃蹊,轻翻柳陌。多情为谁追惜。但蜂媒蝶使,时叩窗隔。(怅客里 一作:恨客里;花何在 一作:家何在)
东园岑寂。渐蒙笼暗碧。静绕珍丛底,成叹息。长条故惹行客。似牵衣待话,别情无极。残英小、强簪巾帻。终不似一朵,钗头颤袅,向人欹侧。漂流处、莫趁潮汐。恐断红、尚有相思字,何由见得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南乡子·妙手写徽真

秦观 秦观〔宋代〕

妙手写徽真,水翦双眸点绛唇。疑是昔年窥宋玉,东邻,只露墙头一半身。
往事已酸辛,谁记当年翠黛颦?尽道有些堪恨处,无情,任是无情也动人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