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凿壁偷光

《西京杂记》〔两汉〕

  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人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邑人大姓文不识,家富多书,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偿。主人怪而问之,衡曰:“愿得主人书,遍读之。”主人感叹,资给以书,遂成大学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匡衡勤奋好学,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。邻家有灯烛,但烛光照不到他家,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,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。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,家中富有,有很多藏书。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,又不要报酬。主人感到很奇怪,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说:“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,通读一遍。”主人听了,深为感叹,就把书借给他读。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。

注释
匡衡:西汉经学家。
不逮:指烛光照不到。逮:到,及。
穿壁:在墙上打洞。穿:凿。
邑人:谓同县的人。古时“县”通称为“邑”。
大姓:富户;大户人家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文简洁生动地讲述了匡衡勤奋学习的故事。匡衡家境贫寒,夜晚无烛,却未放弃学习,而是创造性地凿壁引光,以邻家烛光照亮书本,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令人动容;他不仅自学不辍,还主动到富有藏书的大户人家做无偿雇工,只为能借阅书籍,这种勤奋与执着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。文不识被其诚心所感动,慷慨借书,最终匡衡凭借自己的努力,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学者。这则故事传达了勤奋好学、勇于克服困难、珍惜学习机会的正能量,激励后人珍惜时光、勤勉向上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旧题苏武诗

佚名 佚名〔两汉〕

骨肉缘枝叶,结交亦相因。
四海皆兄弟,谁为行路人。
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
昔为鸳与鸯,今为参与辰。
昔者常相近,邈若胡与秦。
惟念当离别,恩情日以新。
鹿鸣思野草,可以喻嘉宾。
我有一罇酒,欲以赠远人。
愿子留斟酌,叙此平生亲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空桑生李

《风俗通义》〔两汉〕

 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,见李核,意欲持归,顾见空桑中有土,因植种,以余浆溉灌。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,以为神,转相告语。有病目痛者息阴下,言:"李君令我目愈,谢以一豚。"目痛小疾,亦行自愈。众犬吠声,因盲者得视,远近翕赫,其下车马常数千百,酒肉滂沱。间一岁余,张助远出来还,见之惊云:“此有何神,乃我所种耳!”因就斫之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苏秦引锥刺股

《战国策》〔两汉〕

 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敝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归至家,妻不下纴,嫂不为炊。父母不与言。苏秦喟叹曰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叔,父母不以我为子,是皆秦之罪也。”乃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太公《阴符》之谋,伏而诵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期年,揣摩成,曰:“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。”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